四月・You will be okay

by Dear loser

「我想要跟你說,雖然我非常相信你可以撐過,無論用什麼方式。但,你撐不下去的時候,要記得求救,無論是誰。」


一句來自充滿母愛的好友口中說出,眼淚就繼續批哩啪拉的掉。

從去年大概 12 月就大概知道自己狀態不是很好,只是一直想著,做完這個專案就 ok 了吧,上手後就 ok 了吧,沒有到很嚴肅的去看待。直到這一兩個月,開始出現以往狀態很不好時有會有症狀:惡夢、半夜驚醒、臉頰和手部開始無法控制的抽動、心悸以及這次還有新的症狀,右耳會聽到血液流動的聲音。在身體提出警訊時,我試著靜下來好好思考。

過去有狀況時,會去找張老師聊聊,不過形式會比較像是單次的,一直想要有機會可以好好有個固定求救源進行心理諮商,但總覺得門檻好高,那麼多諮商診所要去哪個,哪種諮商師適合我,一直拖延著。一個狀況不好的晚上,google 了家裡附近的診所,私訊小編問我的狀況適合哪個諮商師,怎麼預約,價錢多少。小編一路回我到快一點,訂下了兩週後的諮商。


在第一次諮商後,了解到很多在腦海裡的結論與預設的焦慮,是不合邏輯的,以及言談中的迴圈如何將自己困住。哭哭聊聊,聊聊哭哭,大致確認哪些是假議題,哪些是沒有觸及過需要好好討論的真議題,對範圍與面談頻率有共識後,結束了第一次諮商。刷卡時覺得有點貴,但想想身心健康無價。走在回家路上拍拍自己的肩說,會慢慢好的,會好的。


心理上有諮商師的協助後,當有相關事情又觸發時,總會想起諮商師的聲音,把自己從太多預想的情緒拉回。然而,生理性的不適還是存在。


在耳朵聽見血液流動聲的那天,預約了精神科。醫生邊聽邊書寫著,不時追問幾句,我鉅細彌遺的說明,發生頻率、症狀。醫生與我討論是否希望用藥,同時也建議每工作一個小時就起來走走轉換一下,以及規律運動散散步啊伸展都好,可以舒緩很多。最後我請醫生幫我開了藥,讓我在真的很不舒服的時候,可以服用。

拿著藥袋走出醫院,好似有個護身符一樣,覺得自己有救,是有機會慢慢好起來的。


相信能好起來,相信有辦法解決,算是我求救的動機也是動力。這動力來自於兩本心理諮商師分享個案經驗的書《也許你該找人聊聊》(這本幽默好笑,蠻適合休閒時看看的)以及《早安,我心中的怪物》(這本沈重很多,比較適合狀態好的時候閱讀),看著書中個案如何開始療程、在療程中學習與受挫,到最後結束療程,慢慢成為他們想成為的樣子。我也可以的吧!

目前不時仍會狀況不好,定時去諮商診所報到,下班後到公園聽 podcast 散散步,不定時重訓。寫寫日記記錄狀況,以及當腦袋又打結時,深呼吸。雖然還是會有爆炸時,但會好的。


謝謝陪在我身邊的人們,推薦我身心科的 E,跟我說想聊聊可以找她的 L,臨時狀況不好不想出門爽約,二話不說的說好的 F,通靈知道我不好開導我的 D,每每聽我發牢騷叫我去找她玩的 D,陪我看電影舒壓的 S&C,一起蹺班出遊的 Y,喝酒喝到一半突然被破終止的 J,以及海景第一排觀賞蕭婆模式的 N。

You will be okay.


如果想收到新文章上線通知以及不定期問候信件,,歡迎填寫這個表單
如果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請我喝杯咖啡,或是 Liker 拍手,讓我有動力繼續寫下去啦!

0 comment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