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工作上的轉變是,我內轉到另外一個產品組了,用三篇文章鉅細靡遺的分享實際經歷,什麼促使我想轉組、怎麼進行的,以及我的心得感想。這篇是第一篇,分享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。
- 英國職場內轉記(上) :地獄之門的開啟
- 英國職場內轉記(中) : 成為標的後的逃跑計畫
- 英國公司內轉記(下) :逃跑失敗後又意外成功?
有在看我月記的讀者應該知道,我這陣子工作一直處於低潮。目前工作兩年多橫跨三年,剛好經歷了不同的階段:
- 第一年上半:蜜月期,新鮮有趣,覺得自己像是在上語言學校,邊工作邊體驗生活。
- 第一年下半:工作上手後開始感到無聊,開始思考工作的意義,以及成就感的來源。同時也在適應離家思鄉的情緒。
- 第二年:公司兩次裁員,讓人感到不安,我也開始找工作,但大多數公司得知我需要簽證後就不了了之,求職過程因此斷斷續續。年底時,一位很好的工程師主管離職,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- 第三年:工作環境急轉直下,這也促使了這次內部轉組的發生。
為什麼要轉組
這就要講到在很好的工程師主管 A 離職後這半年到底發什麼事情。
首先跟大家介紹一下我跟工程師主管的合作關係,基本上可以想像成每一個工作小組,會有一個工程師主管帶領多個工程師,他會負責技術設計以及帶領工程師做事,我是負責產品的規劃和進度管理,因而我們的合作十分緊密。
原本合作的工程師主管 A 從創始時就在,十分有經驗,和他合作很安心很順暢。但雖然我們組負責的產品是公司主要營收但是因為已算蠻成熟了,公司便不想投更多資源,我們提出要做的重構或是效能改善,往往被打槍,因而後期很常都是在做 BAU 系統維護,怎麼降低出錯或是處理突發事件,可以想像他也是做得很挫折,後來他便決定離職。
在 A 離職後,公司請了別部門的工程師 B 來暫代,但因為 B 比較喜歡做開發不喜歡管人,所以後來技術長就突然找了一個約聘 C 來擔任,大家都對於這個決定十分不解,畢竟主管應該是需要長期會待在公司、管理下屬的人,找一個有工作期限的約聘感覺會增加組團隊的不確定性,而這個 C 並沒有跟任何工程團隊面試過,就這樣進來了。
第一層地獄
在 C 入職後,便開始我地獄的生活,首先他很喜歡推事情,即使已經過了交接期,仍常會要 B 主導技術設計,而 B 也不是省油的燈,他也會明確的推回去。而有時我就得夾在中間,用我僅有的技術知識嘗試去幫助設計推進,而這其實都還好,最痛苦的是他常在會議中開同事的玩笑,而那些玩笑我已經覺得偏言語暴力、霸凌的程度,因而團隊的氛圍都很奇怪,而他對於開會也異常反感,當會議延後結束,他會明確擺出不想繼續開會痛苦的臉,和不停嘆氣。總之就是很難合作,而最終他在三個月後被遣散,因為他在公司大罵兩個同事被人資聽到。
而這又進入下一個時代,在 C 當主管當得亂七八糟時,團隊中的 D 看到了機會,在他六個月試用期的面談那天,他跟主管 B 說,他想要來當工程師主管,B 十分傻眼,這只有工程師經歷半年的人,竟然想當主管,他覺得不行,但還是把這件事情上呈到 CTO,CTO 也覺得不適合,但不知道 D 怎麼做的,他便去找到人資喝了幾杯酒套套交情,人資把這個提議交給了 CEO,而 CEO 不顧 CTO 和其他工程師的反對,就這樣同意了,同意給他半年的機會嘗試。而他的主管還是 B。
第二層地獄
而這又開始我更地獄的日子,D 相較於 B 是個技術能力不太行,但很會做人的人。必須說,因為他當主管,團隊氣氛變得蠻好的,他會邀請大家一起進辦公室,買麵包可頌請大家吃,下班也一起去喝一杯。而在與工程師的一對一對談,也是在酒吧舉行,請大家喝酒聊天,團隊可說是在 A 離開後達到最開心的狀態。
然而他在做人的成本便是該做的事情沒做,工程進度推進緩慢,以及常常找不到人,一個訊息都要一兩個小時後才回覆。會議也常晚到或是提早走,在他該主導的技術設計因為他沒經驗與能力,也多半保持沉默,任由工程師們吵成一團,此時他則說:「我真的不在乎你們怎麼做,可以做完就好了。」另外也多次發生,他請我延後早上站立會議一小時,因為他在火車上通勤,而過了一小時後的會議時間,他仍找不到人沒有出席。
而事情開始越變越離譜的是,當時組上有另一個資深的工程師,常會對他人的設計提出建議(在我看來是合理的提問),身為暫代主管的 D 會完全不管設計準則直接偏袒和他比較熟的工程師的意見,在私底下一起嘲笑資深工程師太認真,並做謎因貼圖嘲笑他。
而被他做迷因嘲笑的也不只資深工程師一人,B 也在其中之一。
某次數據出現異常,B 在 Teams 提出疑問,我遲遲不見 D 回覆,反而是其他工程師回覆些無關的話,因而在早上的站立會議我便詢問他說:「你知道 B 提出的問題是什麼嗎?」他一副理所當然的回覆說:「我知道啊,但我不想回,他就是不想要我當主管,故意找我麻煩。」接著他便和其他工程說:「你可以也去回一些無關的事嗎?幫我把 B 的提問洗掉。」其他同事礙於他是主管,就跟著做了,而 B 也是很不屈不饒,即便大量洗版的文字,他仍一次次的標記 D。
最後在四個小時後,D 終於回覆他的問題。
未完待續…
—
如果喜歡這篇的文章,歡迎留言,或是請我喝杯咖啡,讓我有動力繼續寫下去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