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不再內耗|情緒管理 App 推薦與新年目標

by Dear loser
how-we-feel

2024 的結束與 2025 開始的這幾天,因為伴侶還待國外辦事,所以這幾天都是獨居狀態,有很多自我相處的時間來檢視過去一年的狀態,並嘗試新的生活型態。

2024 年對我來說是充滿矛盾的一年:在正職工作中,內耗成為了最大的挑戰。我時常在對高薪的渴望與悠閒生活的追求之間搖擺不定,導致精神疲憊、效率低下。年底下定決心,2025 年要將正職工作維持在基本品質,當作是穩定的收入來源,並要積極利用多餘的時間去經營副業,而這副業目前就是這部落格以及各種延伸。而最重要的是,不要再去糾結副業是否可以立即帶來金錢回報,或是再去接案做些自己並非想做的。探究內心,能帶來成就感、帶給我快樂才是我真正需要的。因此接下來的一年,想試試看,如果花更多心思在副業上的我,能走到哪。

而為了要能長遠健康地走下去,認識自己的情緒、管理情緒狀態,是避免內耗的關鍵之一,也是我這幾年來持續在練習的。新年的第一天,在社群上看到了一款情緒管理 App──How We Feel,產品的核心價值在: 透過簡單的界面與科學方法,幫助人們提高情緒覺察能力,並促進心理健康。重點是他是完全免費由非營利組織開發的,不需要擔心使用個幾天就要付費。我自己已經使用了一個星期,覺得對於理解自己的情緒蠻有幫助的,也期待在之後可以看到趨勢的分析。以下簡單介紹我使用的心得:


How We Feel:情緒管理的三大功能與我的體

1. 情緒追蹤(Mood Tracking)
用戶可以隨時記錄自己的情緒,應用程式提供直觀的選項,如「快樂」、「焦慮」、「悲傷」、「平靜」等,幫助快速標記當下的感受。除此之外,還可以記錄情緒發生的時間與背景(如地點、活動或陪伴的人),從而更精準地了解情緒來源。

我的感想:
在新增情緒的過程中,我會在不同情緒的選項間遊移,仔細閱讀它們的定義。這讓我不僅學到了許多新的英文單字,也重新認識了情緒的多樣性。原來,我們的感受並不僅僅停留在「I’m OK」這種表面的回答,而是值得細細探究和表達的。

2. 數據分析與趨勢(Emotion Trends)
App 會根據記錄生成情緒趨勢圖,幫助用戶回顧過去的情緒狀態,了解在什麼時候、什麼情境下更容易感到特定情緒。透過長期的數據分析,用戶可以找到觸發壓力或快樂的因素,為未來的情緒管理提供參考。另外也可以串接手機上的天氣、地點、步數以及睡眠時間,系統也會幫你做分析。

我的感想:
雖然我還沒有深入檢視自己的數據趨勢,但在每次記錄時,我都會詳細填寫自己當下在做什麼、身處何地,以及身邊有誰。期待在未來的幾週,能從這些數據中挖掘出更多與情緒相關的模式與洞察。目前已經可以看到睡眠長度和我的心情是否愉悅似乎有些關聯,預計使用過一兩個月後再來分享!

3. 情緒建議與改善技巧(Tips and Suggestions)
App 提供科學支持的情緒管理建議,包括呼吸練習、冥想、正念技巧等,幫助用戶在面對困難時期時有效應對情緒。此外,它還會透過 AI 提問引導用戶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感受,並學習如何與情緒共處。

我的感想:
有一次,因為在工作上出了些差錯,我感到自己很沒用。當時,我使用了 App 的 AI 問答功能,回答一些關於情緒的提問後,我慢慢釐清了自己的感受,並成功轉念,心情輕鬆了許多。它提供的影片教學和呼吸練習功能也讓我很期待未來的應用。


2025 的新年目標

在探索情緒與成長的路上,我也為 2025 設立了幾個目標,希望每個方向都能朝著滿足感與穩定邁進:

  1. 生活: 過上令自己開心、滿足的生活,並保持獨立性,學會好好照顧自己。
  2. 事業: 在正職工作上維持穩定與自信,並享受與同事相處的時光。
  3. 夢想: 投入有成就感的事情,成為有影響力且能幫助他人的人。
  4. 成長: 感受自己力量與脆弱的兩面,學會完整接納自己。
  5. 金錢: 在花費上不焦慮,能為未來的長遠計劃存款,同時享受當下的生活。
  6. 健康: 維持身體健康,讓精神與體力更充沛。
  7. 愛情: 確定對方是合適的伴侶,並願意投入更多承諾。
  8. 家庭: 與家人建立更親密的關係,學會成熟溝通,並在能力範圍內照顧好他們。

期待 2025 年,可以繼續往自己的理想生活前行,也希望透過情緒管理的探索,幫助自己更從容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。如果你也想更了解自己的情緒,推薦試試 How We Feel App,也歡迎與我分享你的使用心得啦!


如果想收到新文章上線通知以及不定期問候信件,歡迎填寫這個表單
如果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請我喝杯咖啡,或是 Liker 拍手,讓我有動力繼續寫下去啦!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